专利摘要:
本發明揭示一種觸控螢幕,其係包括:一透明窗;一觸控面板,其係以一黏著材料層接合於該透明窗之一表面上;以及一印刷圖案,其結構係使兩個或以上的印刷圖案堆疊在該透明窗或者該觸控面板之上,形成一階梯結構於該些堆疊印刷圖案之末端。本發明係具有功效在於:經由將該印刷圖案形成為一階梯結構,可改善該黏著絕緣層之黏著力;其中,該印刷圖案係被印刷於設置在該透明窗之一下部分之該觸控面板之一黏著表面之局部之上,且係具有一多層結構。
公开号:TW201324276A
申请号:TW101128974
申请日:2012-08-10
公开日:2013-06-16
发明作者:Sung-Jung Cho
申请人:Lg Innotek Co Ltd;
IPC主号:G06F3-00
专利说明:
觸控螢幕
本發明係主張關於2011年08月12日申請之韓國專利案號No.10--2011-0080618之優先權。藉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用作參考。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觸控螢幕形成一印刷圖案之一結構。
一觸控面板係指被裝設在一影像顯示器中,如:一冷陰極螢光燈管(cathode ray tube,CRT)、一液晶顯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裝置、一場效發射顯示器(field emission display,FED)裝置、一電漿顯示面板(plasma display panel,PDP)、以及一電致發光裝置(electro luminescence device,ELD)之一裝置,其係使一使用者可藉由施加壓力於該觸控面板,來輸入預設訊息於一電腦中,同時觀看影像顯示裝置。
圖1、2係繪示有電容式觸控面板之主要構成部件圖。圖1係繪示有一具有多層結構之一連結結構之一平面圖;圖2係沿圖1中X線,繪示有一剖面圖。參閱圖式,觸控面板一般具有一堆疊結構,包括:一上部光學膠(optically clear adhesives,OCA)50,於一透明窗(transparent window)10之下方;一上部電極層(ITO)40於上部光學膠50下方;一下部光學膠30於上部電極層40下方;一下部電極層20於下部光學膠30下方;以及一液晶面板60,與一下部分接合。經由將這些不同層接合而形成之一觸控螢幕面板(touch screen panel,TSP)係具有一接合區域C;其中,切割上部光學膠50、上部電極層40、以及下部光學膠30,以將一連接墊(connection pad)P暴露於接合區域C,藉此以接合於一軟性印刷電路板(FPCB)模組。
在觸控面板中,係實施一種印刷圖案;其係依據終端設備之設計來實施色彩,或者包覆一導線於其中。該印刷圖案係被印刷為一結構,該結構係直接地被印刷在透明窗之一下表面上。然而,印刷圖案之厚度會造成問題,破壞上部光學膠50在透明窗10之下部分之黏著力,進而導致瑕疵、故障。
本發明之一方面在於提供一種觸控螢幕,其係具有一印刷圖案,以改善在一黏著絕緣層上之黏著力;其中,該印刷圖案係被印刷於設置在該透明窗之一下部分之該觸控面板之一黏著表面之局部之上、具有一多層結構、且形成為一階梯結構。
根據本發明之一方面,提供一種觸控螢幕,其係包括:一透明窗;一觸控面板,其係以一黏著材料層(adhesive material layer)接合於該透明窗之一表面上;以及一印刷圖案,其結構係使兩個或以上的印刷圖案堆疊在該透明窗或者該觸控面板之上,形成一階梯結構於該些堆疊圖案之末端。
此外,該印刷圖案可被堆疊於一結構中;在該結構中,印刷圖案的寬度係朝向一最頂層的印刷圖案逐漸變窄,該最頂層為距離一最底層之印刷圖案最遠的一層,而該最底層為距離該透明窗或該觸控面板最近的一層。
此外,該印刷圖案可包括:一第一印刷圖案,其係為距離該透明窗或觸控面板之基底最近之圖案;以及一第二印刷圖案,其一寬度係比該第一印刷圖案更寬或更窄。
又,該印刷圖案可包括:該第一印刷圖案,其係距離該透明窗之基底最近之圖案;該第二印刷圖案,其寬度係小於該第一印刷圖案;以及一第三印刷圖案,其一寬度係小於該第二印刷圖案。
又,該印刷圖案可形成於該透明窗之上,或者形成於該觸控面板與該黏著材料層之間的一接觸表面上。
又,該印刷圖案可被設置於該觸控面板之一非動作區(inactive area),或者被設置於該透明窗上對應該非動作區之一區域。
又,該印刷圖案之一堆疊結構係可使該些堆疊印刷圖案之一或多層之上形成表面粗糙度(roughness)。
另,在前述觸控螢幕結構中之該觸控面板可包括:一基底基板,其係以該黏著材料層接合於該透明窗之一表面上;以及第一及第二感測電極圖案(sensing electrode patterns),其係被圖案化於該基底基板之一表面上以及與該一表面相對之另一表面上。
此外,該觸控面板可包括:一第一感測電極圖案層,其係以一第一黏著材料層接合於該透明窗之上,且係具有一感測電極形成於其一表面上;以及一第二感測電極圖案層,其係以一第二黏著材料層接合於該第一黏著材料層之另一表面之上,且係具有一感測電極形成於其一表面上。
又,該觸控面板可包括:該第一及第二感測電極圖案,直接地形成於該透明窗之上,並被圖案化以彼此絕緣。
又,該觸控面板可包括:該基底基板,以該黏著材料層接合於該透明窗之一表面上;以及該第一及第二感測電極圖案,直接地形成於該基底基板之一表面上,並被圖案化以彼此絕緣。
根據本發明實驗實施例,經由將該印刷圖案形成為一階梯結構,可改善該黏著絕緣層之黏著力;其中,該印刷圖案係被印刷於設置在該透明窗之一下部分之該觸控面板之一黏著表面之局部之上,且係具有一多層結構。
在以下參考所附圖式,將詳細說明本發明之實施例。在配合圖式之說明中,相同參考的數字將會指定到圖式解說中的相同元件,重複解說的部分將予省略。應理解的是,「第一」、「第二」以及類似的用詞在此是用來描述不同的元件;這些元件並不限制於此些用詞。這些用詞僅用以區分各項元件。
圖3、4係繪示有將一印刷圖案P形成於一觸控面板以及一透明窗100中之概念圖,以解說本發明。
參閱圖3、4所示者,根據本發明一實驗實施例之一觸控螢幕可包括:一透明窗100;一觸控面板,以一黏著材料層140接合於該透明窗之一表面上;以及一印刷圖案P,形成於該透明窗或該觸控面板之上。也就是說,該觸控螢幕可包括:透明窗100,用以接收來自外界之一接觸;以及該觸控面板,設置於該透明窗之一下部分,並以一感測電極圖案層實施一觀看區(view area)V/A以及一遮蔽區(dead area)D/A。
特別是,參閱圖3之前述結構,圖3a中印刷於透明窗100上之印刷圖案係被實施於一結構,其中有至少兩層或更多層堆疊。一般來說,這可以被設置於一非動作區,藉此實施覆蓋該觸控面板之一導線圖案之功能,以使其在外觀不會顯露出來,同時亦實施一產品之設計效應。另外,該印刷圖案,在此例中,為了實施該印刷圖案之功能,一般而言可將其形成於一結構中,其中該印刷圖案係重複地印刷為複數層。在印刷圖案被實施為多層結構即如圖3b所示者之情況下,當連結、接合觸控面板、黏著材料層140、及透明窗100時,因為該印刷圖案之一高度或一厚度的緣故,一空氣層A係形成於該黏著材料層及印刷圖案P之間,且此空間會導致一黏著瑕疵。
為了避免這個現象,在本發明中,印刷圖案P係形成於一堆疊結構之中。另,如圖4所示之結構,在圖4a所示之結構中,除了其原有之多層印刷圖案之外,印刷圖案P亦可被堆疊於其中,以使印刷圖案之一端部可依次相繼形成一階梯結構。也就是說,經由將黏著於透明窗100之一下部分之一印刷圖案101’之一長度形成為大於堆疊在其上部分之一印刷圖案102’之一長度,來取得該漸次式階梯結構。如圖4b所示之結構,當該觸控面板係透過該黏著材料層與該透明窗接合時,該階梯結構可以使空氣區A1、A2達到最小化。也因此,該印刷圖案可被實施於一結構中,其係能夠改善會導致黏著瑕疵之堆疊結構之黏著力。
此外,在本發明中,為改善多層印刷圖案與該黏著材料層之間的黏著力,該印刷圖案可被實施於一結構中,其中表面粗糙度係實施於該印刷圖案之一表面上。也就是說,當該印刷圖案係堆疊為多層結構101~103時,以一規律的次序堆疊之印刷圖案係形成於階梯結構中。另,該表面粗糙度係可形成於各印刷圖案之表面上,或者亦可被提供於最頂層103之上,以改善黏著材料層P上之黏著力。
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實驗實施例之觸控螢幕中之印刷圖案可形成於透明窗之上,如圖3、4所示;或者,儘管未圖示,其亦可形成於該觸控面板之非動作區之上。
在下文中,將概略說明根據本發明另一實驗實施例之印刷圖案結構應用於觸控面板中之結構。在上述結構中,形成於透明窗100之下部分之觸控面板可形成為如圖5所示之一結構。
也就是說,該觸控面板可形成於一結構包括:基底基板130、110;以及感測電極圖案132、112,被圖案化於該基底基板之一表面上或者與該一表面相對之另一表面上。亦即,該觸控面板之結構可包括一第一感測電極圖案層,其係以第一黏著材料層140接合於透明窗100之上,且係具有感測電極圖案132形成於其一表面上;以及一第二感測電極圖案層,其係以一第二黏著材料層接合於該第一感測電極圖案層之另一表面之上,且係具有感測電極圖案112形成於其一表面上。特別是,在此例中,第一感測電極圖案132及第二感測電極圖案112各自可被實施為一結構;其中,它們係分別形成於不同的基底基板130、110之上,彼此相隔而設。又,可形成與感測電極圖案132、112相連接之導線圖案131、111。另外,具有前述多層結構之印刷圖案P可被實施於透明窗100之一表面上,對應於形成有該導線圖案之一區域。特別是,在此例中,如上文所述,印刷圖案P係具有階梯結構,以增強黏著力。
在此例中,該黏著材料層可為一OCA膜,而該第一及第二感測電極圖案層之結構中,其電極圖案可由:氧化銦錫(indium tin oxide,ITO)、氧化銦鋅(indium zinc oxide,IZO)、及氧化鋅(zinc oxide,ZnO)其中一者來形成於基底基板之上。
亦即,與圖5中結構不同,而是如圖6所示,以一黏著材料層220與一透明窗200之一下部分相接合之觸控面板可實施一結構,其係包括:一基底基板230,以黏著材料層220而設於透明窗200之一表面上;以及第一及第二感測電極圖案232,被圖案化於基底基板230之一表面上以及與該表面相對之另一表面上。又,該觸控面板之結構可進一步包括:一保護膜210,用以保護基底基板230之一下表面上之該感測電極圖案。當然,在此例中,於前述之透明窗200上,在圖3、4中所說明之印刷圖案P可形成為一多層堆疊結構,具有階梯式結構。
也就是說,如圖7所示,可形成一透明窗300;一感測電極圖案312可被圖案化於一基底基板310之一截面上;且一導線部311可與感測電極圖案同步形成。然而,第一及第二感測電極圖案彼此係被實施於相同平面上。又,決定一接觸之一第一軸(如一X軸)分量之第一感測電極圖案層可被圖案化於一表面上,而決定一接觸之一第二軸(如一Y軸)分量之第二感測電極圖案層可經由實施一設置方式使該第二感測電極圖案層與該第一感測電極圖案層間絕緣,而被圖案化。在此例中,如上所述,圖4中具有階梯結構之印刷圖案P可形成於透明窗300之一表面上。
當然,舉例來說,圖7係繪示一結構,其中感測電極圖案層係與獨立基底基板310形成於相同的平面上。然而,若沒有基底基板310,測電極圖案層可藉由中感測電極圖案之一沉積方法(deposition process)及一塗覆方法(coating process),直接地形成於透明窗300之一表面上。
根據本發明又一實驗實施例之觸控螢幕可與各種不同顯示裝置結合。亦即,這些顯示裝置可為一有機發光裝置(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一電漿顯示面板(plasma display panel),亦可為一液晶顯示裝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此時,為了避免一接觸感測面板因驅動顯示裝置產生之雜訊被移轉至觸控面板而導致故障,一屏蔽層(shield layer)可選擇性地設置於接觸感測面板與顯示裝置之間。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詳細說明中,詳細地描述了本發明之實施例,但很明顯的,熟習此項技術者可想出將落入本發明之原理的精神及範疇內的眾多其他修改及實施例。因此,應理解的是,上述關於本發明特定實施例之說明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且所有對於本發明揭示之實施例以及其他實施例範疇內之修改均應被理解為被包括於本發明申請範疇之內。
10‧‧‧透明窗
20‧‧‧下部電極層
30‧‧‧下部光學膠
40‧‧‧上部電極層
50‧‧‧上部光學膠
60‧‧‧液晶面板
100‧‧‧透明窗
101‧‧‧印刷圖案
102‧‧‧印刷圖案
110、130‧‧‧基底基板
111‧‧‧導線圖案
112‧‧‧感測電極圖案
131‧‧‧導線圖案
132‧‧‧感測電極圖案
140‧‧‧黏著材料層
200‧‧‧透明窗
210‧‧‧保護膜
220‧‧‧黏著材料層
230‧‧‧基底基板
232‧‧‧感測電極圖案
300‧‧‧透明窗
310‧‧‧基底基板
311‧‧‧導線部
312‧‧‧感測電極圖案
A1、A2‧‧‧空氣區
C‧‧‧接合區域
P’、P‧‧‧連接墊
TSP‧‧‧觸控螢幕面板
V/A‧‧‧觀看區
D/A‧‧‧遮蔽區
以下所附圖示係用以更佳的說明本發明,且係為本說明書之一部份。本發明實施例係由上述文字說明配合以下所附圖示說明之,其中:圖1、2係繪示有一傳統觸控螢幕之一結構之概念圖;圖3、4係根據本發明,繪示有形成一印刷圖案之一結構之概念圖;以及圖5至7係根據本發明,繪示有一觸控面板之一結構之各種實驗實施例圖。
100‧‧‧透明窗
101’‧‧‧印刷圖案
102’‧‧‧印刷圖案
111‧‧‧導線圖案
112‧‧‧感測電極圖案
140‧‧‧黏著材料層
A1、A2‧‧‧空氣區
P’‧‧‧連接墊
TSP‧‧‧觸控螢幕面板
V/A‧‧‧觀看區
D/A‧‧‧遮蔽區
权利要求:
Claims (11)
[1] 一種觸控螢幕包括:一透明窗;一觸控面板,其係以一黏著材料層接合於該透明窗之一表面上;以及一印刷圖案,其構成係為兩個或以上的印刷圖案堆疊在該透明窗或者該觸控面板之上,形成一階梯結構於該些堆疊印刷圖案之末端。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螢幕,其中該印刷圖案堆疊於一結構中;在該結構中,印刷圖案的寬度係朝向一最頂層的印刷圖案逐漸變窄,該最頂層為距離一最底層之印刷圖案最遠的一層,而該最底層為距離該透明窗或該觸控面板最近的一層。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螢幕,其中該印刷圖案係包括:一第一印刷圖案,其係為距離該透明窗或該觸控面板之基底最近之圖案;以及一第二印刷圖案,其一寬度係比該第一印刷圖案更寬或更窄。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螢幕,其中該印刷圖案係包括:一第一印刷圖案,其係為距離該透明窗之基底最近之圖案;一第二印刷圖案,其寬度係小於該第一印刷圖案;以及一第三印刷圖案,其一寬度係小於該第二印刷圖案。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觸控螢幕,其中該印刷圖案係形成於該透明窗之上,或者形成於該觸控面板與該黏著材料層之間的一接觸表面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觸控螢幕,其中該印刷圖案係被設置於該觸控面板之一非動作區,或者被設置於該透明窗上對應該非動作區之一區域。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螢幕,其中該印刷圖案之一堆疊結構係為使該些堆疊印刷圖案之一或多層之上形成表面粗糙度(roughness)。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觸控螢幕,其中該觸控面板係包括:一基底基板,其係以該黏著材料層接合於該透明窗之一表面上;以及一第一感測電極圖案及一第二感測電極圖案,其係被圖案化於該基底基板之一表面上以及與該一表面相對之另一表面上。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觸控螢幕,其中該觸控面板係包括:一第一感測電極圖案層,其係以一第一黏著材料層接合於該透明窗之上,且係具有一感測電極形成於其一表面上;以及一第二感測電極圖案層,其係以一第二黏著材料層接合於該第一感測電極圖案層之另一表面之上,且係具有一感測電極形成於其一表面上。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觸控螢幕,其中該觸控面板係包括:一第一及一第二感測電極圖案,直接地形成於該透明窗之上,並被圖案化以彼此絕緣。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觸控螢幕,其中該觸控面板係包括:一基底基板,以該黏著材料層接合於該透明窗之一表面上;以及該第一及該第二感測電極圖案,直接地形成於該基底基板之任一表面上,並被圖案化以彼此絕緣。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TWI498779B|2015-09-01|觸控螢幕
JP5579250B2|2014-08-27|有機発光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60026170A|2016-03-09|터치 패널 내장형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1987338B1|2019-06-11|터치윈도우
TWI502419B|2015-10-01|觸控面板
JP2014059539A|2014-04-03|有機発光表示装置
TWI485586B|2015-05-21|觸控螢幕
KR20130119045A|2013-10-31|터치 패널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KR101480672B1|2015-01-14|터치윈도우
KR20130116854A|2013-10-24|터치윈도우
KR101762961B1|2017-07-28|터치윈도우
US9552119B2|2017-01-24|Touch window
CN109979907A|2019-07-05|电子产品
KR20160000242A|2016-01-04|터치윈도우
JP2015219654A|2015-12-07|表示装置
TW201740553A|2017-11-16|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
KR101765945B1|2017-08-23|터치윈도우의 제조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제조공정
KR100469357B1|2005-02-02|터치패널
KR20120120742A|2012-11-02|터치윈도우 및 그 제조공정
KR101303634B1|2013-09-11|터치윈도우의 제조방법
TW201537404A|2015-10-01|觸控顯示裝置及其製作方法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KR20130017898A|2013-02-20|
JP2013041585A|2013-02-28|
CN102950826A|2013-03-06|
TWI498779B|2015-09-01|
CN102950826B|2015-09-30|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FR3082626A1|2018-06-15|2019-12-20|Faurecia Interieur Industrie|Dispositif d'affichage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associe|CN100371806C|2005-07-19|2008-02-27|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显示装置封胶区域图案及其形成方法|
JP4367514B2|2007-04-05|2009-11-18|エプソンイメージングデバイス株式会社|入力装置、電気光学装置、電子機器|
CN201174123Y|2007-08-16|2008-12-31|升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触控板构造|
EP2279229A2|2008-04-11|2011-02-02|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Transparent adhesive sheet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JP2010097070A|2008-10-17|2010-04-30|Nitto Denko Corp|フラットパネルディスプレイ用透明粘着シート及びフラットパネルディスプレイ|
JP2011007830A|2009-06-23|2011-01-13|Hitachi Displays Ltd|表示装置|
KR20110019157A|2009-08-19|2011-02-25|주식회사 에스에스뉴테크|터치스크린의 메인윈도우.|
CN101763204B|2010-01-18|2012-10-31|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触控式显示装置及其包含的触控模块|
TWM381520U|2010-01-19|2010-06-01|Bojal Co Ltd|Improved display-panel protection structure|
KR101113467B1|2010-04-01|2012-02-29|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터치 스크린 패널|
JP5406161B2|2010-10-20|2014-02-05|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入力装置及び入力装置の製造方法|
US8044942B1|2011-01-18|2011-10-25|Aevoe Inc.|Touch screen protector|
JP2012226688A|2011-04-22|2012-11-15|Toppan Printing Co Ltd|加飾カバーガラス一体型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ー|CN103192583B|2013-04-26|2016-03-02|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一种显示器及其贴合方法|
KR101368262B1|2013-06-10|2014-02-28|드림텍|외관부재 접합방식 지문인식 홈키 제조방법|
JP6179215B2|2013-06-19|2017-08-16|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タッチパネル用のカバー部材及び当該カバー部材の製造方法|
KR101368804B1|2013-06-26|2014-03-03|드림텍|데코 부품의 단차 구조가 적용된 지문인식 홈키 제조방법 및 그 지문인식 홈키 구조|
KR20150019251A|2013-08-13|2015-02-25|삼성전기주식회사|터치센서 모듈 및 그 제조방법|
TW201523359A|2013-12-06|2015-06-16|Wintek Corp|面板結構|
US10198120B2|2014-03-13|2019-02-05|Lg Innotek Co., Ltd.|Touch window and display with the same|
KR102351666B1|2014-07-14|2022-01-14|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터치 패널을 구비한 플랙서블 표시 장치|
WO2022030778A1|2020-08-04|2022-02-10|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복수개의 인쇄 층을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용 윈도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法律状态:
2018-06-01|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KR1020110080618A|KR20130017898A|2011-08-12|2011-08-12|터치윈도우|
[返回顶部]